- 相关推荐
那些会用数据说话的HR后来都怎么样了
关于HR,我们总是有着各种又爱又恨的昵称,比如高大上的金牌面试官、心灵导师,又比如自嘲的招聘狗、绩效狼,但是如果说最扎心的,那就是“背锅侠”。企业中,HR一不小心就会沦为背锅侠的角色,招聘没找到人影响了业务开展是你的问题,人来了工作能力不理想也是你的问题,人走了产生劳资纠纷还是你的问题。那么,如何避免那些年曾经背过的锅呢?
您和的团队是否遇到过或正面临以下问题:
1、作为HR,正在为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价值和工作有效性发愁?
2、作为HR,正在销售和财务总监/经理用他们的数据持续发挥影响力,不断受到CEO等核心管理人员关注的时候,只能自叹不如?
3、作为HR,正在努力寻找提高决策有效性的工具和方法?
4、尽管HR实现了E化,却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系统无法有效利用,各个模块的HR仍旧“各自为政”,自己仍旧无法有效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
5、面对收集到的大堆数据,不知道从何入手该怎么分析和利用这些?
6、期望自己成为企业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却发现自己不知如何真正参与企业的决策?不知如何运用数据增加话语权?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人力资源领域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更加智慧的工作,让我们的价值得到更好了认识。那么哪些数据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又可以进行哪些深度挖掘?又可以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1.1 HR新挑战
思维产品化:互联网的兴起,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带来产品化的思维。这对于HR的日常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对我们的专业深度、广度都有要求。
组织扁平化:组织构架扁平化,团队里由职权带来的权威影响力日渐消退,很多时候是基于某个产品/任务,链接起不同功能的人员在一起互动。
员工创客化:随着产业孵化,及新新人踏入职场,他们有想法有创意,更渴望得以施展的机会。
股权激励化:事业合伙,员工持股分红等等一系列的新激励,对传统的HR薪酬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而言之,在架构日益扁平的组织环境里,怎么样将一群有创意有想法又渴望参与度的人聚集起来,让他们发挥最佳绩效,并得到有效激励。这是对HR工作的挑战。
1.2数据应用场景
向上沟通:现在企业架构里,一仆二主甚至一仆N主,加之文化的差异,因人而异的沟通方式前所未及的重要。没有比数据描述更直观更清晰的呈现方式,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上级同频且清晰的了解到项目最新进度。
向下沟通: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来呈现过去的总结,目前的进度,未来的计划,让下属工作目标更清晰、方向更明确,从而达到有效管理下属的初衷。
自我管理:数据可用于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挖掘自我发展的需求。
跨部门合作:HR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有效的数据可使项目成员更加清晰项目最新进展。
2.1数据分类-个人层面(静态)
个人数据来源:可通过《应聘人员登记表》的合理设计和划分实现
2.2数据分类-组织层面(动态)
组织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日常工作点滴积累,并助力工作
注:非全部数据,只是列出一般常规的。实际中,每个企业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2.3数据价值
招聘
面试通过率:如果通过率很低,需要反思面试不通过的原因。企业的人才标准定位是否合适,内部单的用人需求是否现实可操作等。我们的面试方法是否得当等等。
计划达成率:关注没有按照计划达成的岗位,分析原因并进行改善。工作双方配合的情况见“招聘周期”。这里更多的是内外部的结合来看,外部什么节点相对而言候选人的数量比较的量多质优,内部哪些岗位招聘难度较大,合理调整,尽量跟着大环境的节奏和本身行业的规律。
渠道有效性:针对渠道多样性以及渠道的投入,维护渠道需要花费的时间,分析出有效的渠道。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得力的地方。
新人报到率:offer的新员工报到多少人数,体现招聘的效果。通过访谈了解真实原因。入职环节时间跨度的问题,薪水福利的影响力还是其他,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招聘异常率:是否有岗位常常不在计划当中,是否人员来了就走……通过访谈离职异常的员工及部门Leader,结合我们日常敏锐的觉察,分析原因,找到HR可为与不可为之处,智慧工作。
招聘数据的意义:
促沟通:促进招聘与业务部门的深入沟通合作
人才定位:企业人才定位是否合适
招聘流程(团队&职责分工):反映招聘流程是否清晰顺畅
面试系统(标准):面试标准是否明确
组织健康性预警:团队领导力、人才培养体系、岗位&薪酬体系等三方面
员工关系
离职率:可通过分类标准(年龄层次、职能部门)进行统计
离职类型:主动/被动
离职原因:可控/非可控
离职人员属性:部门/性别比例/年龄层次
内部流通:轮岗/调岗/晋升
员工敬业度:提供各个层级员工的敬业度以及满意度,可提出改善性建议
员工关系数据增值:
人才梯队建设
岗位&薪酬体系:判断离职原因是否跟薪资直接相关
职业规划:尤其关键员工的离职,是否是内部没有提供发展机会,未来不够清晰
整体运行预警:员工关系的数据对企业整体运营的影响和预警
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否一层一层往下落
Leadership:领导的风格是否与企业文化、部门文化相匹配
成就认可:员工的智慧与贡献,是否被看见和认可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否与宣传的一致
工作环境:特殊行业,关注是否有很大的噪音以及异味
绩效管理
绩效得分:提高员工积极性,肯定优势,发现短板
强制分布:区别员工不同的绩效结果,真正做到内部的公平公正
项目制:根据绩效的不同阶段完成情况,进行项目奖金的分配
得分分布:在九宫格内,不同资质的员工落到不同的区域,清晰的看到组织的能力,不同区的人员在未来需要有不同的关注和支持,有的甚至需要离开
数据增值-绩效管理:
人才盘点的依据
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支撑
管理预警:组织能力、成就认可、企业文化
成本
加班情况:加班的数据,一方面要考虑合规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员工身体安全角度
人力成本:作为HR来说,我们很难去决定,但是数据的变化可以去对照财务相关的数据,起到预警的作用。突然地降低与升高,背后可能意味着,客户订单是否平稳,生产计划是否合理,员工状态是否正常,甚至有的是行业规范升级,内部相关人员的技能有无提升
工资组成:不同层级的员工需要不同的组成,固定和浮动的比例因岗位而异
人均培训时长/成本:当成本紧张时,历史培训数据可作为参考,关键岗位的培训不能缩减培训出勤率:如果很低的话,要去关注需求的挖掘是否精准,时间是否合适,培训实施中相关环节的情况(讲师能力,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氛围……)
培训满意度: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内部学员们对培训各环节的反馈,持续改善
【那些会用数据说话的HR后来都怎么样了】相关文章:
HR眼中的优秀简历是怎么样的07-31
HR数据分析中的6种常见思维05-04
一位成功HR的年终总结每个HR都该看看实操干货建议收藏05-08
HR书籍推荐11-10
遭遇极品HR05-21
数据工作总结02-23
工龄那些事05-19
职场说话礼仪11-15
hr管理岗位职责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