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职场>人才招聘>人才战略>浅析韩企吸引人才的策略

浅析韩企吸引人才的策略

时间:2020-02-18 04:00:12 人才战略 我要投稿

浅析韩企吸引人才的策略

  自4月底开始,招聘市场显现“韩流冲击波”,大批韩企展开招聘活动。韩资企业人才网4月21日起举办网上招聘会,4月29日又在虹口足球场召开大型现场招聘专场,当天岗位达500余个。近期主要有哪些区域的哪些韩企在招聘?热门职位有哪些?未来韩企招聘将有何新特点?韩资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吸引力又如何?

  长三角需求多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韩资企业已有3000余家,近千家位于上海。lg电子、三星、北京现代、韩泰轮胎、易买得超市、海力士半导体等一批知名品牌已深入人心。韩企在中国投资领域涉及汽车工业、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it及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化工等。

  近一两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韩资企业集中在it、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这也是目前韩企职位机会最多的几个行业。近期韩企招聘较为集中在这几个领域,且大多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如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三进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帝爱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东和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宜来特光电(无锡)有限公司、科思泰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等。

  紧缺招聘职位集中在四类

  从目前各家招聘企业的职位来看,企业紧缺的人才有四类:

  1、韩语+it人才:无论是it韩资企业,还是各类企业的`it部门,对it工程师的需求必不可少。大多公司要求应聘者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拥有计算机专业背景或者工作背景。会韩语者优先考虑。

  2、韩语+技术人才:这里的技术特指机械、电子、化工,特别是半导体微电子人才。在无锡、昆山、南京、苏州等地集中了大批韩资半导体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一般要求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毕业,有一定工作经验且懂韩语。

  3、人事管理类人才:韩企以前大多启用韩国当地人才从事人事总务工作,目的是语言沟通方便。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韩国企业发现母语人才缺乏对中国本地人事政策的了解,故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本土招聘专业人士从事高级人事管理,当然通晓韩语者优先。如三星集团旗下的大型企业最近由于业务新增需要,正大举招聘包括hr在内的各类人员。

  4、财务管理人才:如财务经理等职位。由于韩企老板多为韩国人士,为避免财务问题经翻译转换导致精确度发生偏差,要求财务经理除相关工作经验5年以上,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外,还特别要求熟悉韩语。

  此外,若干贸易类韩企对物流、外贸跟单、采购、客户管理甚至出纳、文员等通用类职位有相当需求。

  韩资零售业“显山”又“露水”

  4月29日,招聘会主办方之一朵奈特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在“韩企专场招聘会”上对记者说,尽管集中于上海的it业和零售业韩资企业总体人才需求呈持平状态,但未来将有更多韩企进军本地零售业,对管理人才会有进一步的需求。

  这名韩方人士透露,韩企人才需求类别在长三角地区按不同产业布局,表现出不同的地区差异。如韩企集中的苏州、无锡、张家港地区,就分别对电子、化学纤维、半导体以及钢铁、化工行业人才有着相应需求。而上海本地,由于集中了韩企地区总部性质的贸易代表处或办事处,因而市场或销售类人才供需最旺。

  不仅如此,韩企招聘还有着一定的季节差异,春节前是招聘技术人才的高峰,进入初夏时节需求将集中于对韩语语言能力有一定要求的职位,如人事、行政、总务人员等。

  韩企“留人政策”三要点

  韩企目前吸引人才的策略有三个要点:

  首先是培训。培训是韩资企业最自豪也是最吸引人才的“福利”。韩资企业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进入公司,员工就会被安排到公司培训中心接受训练,公司严格执行员工须经过训练才能上岗的规定。其他的如在线培训、部门培训、绩效考核培训等课程也很齐全,让员工边工作边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其次是用人制度。以前韩企与日企用人有相似之处,即“论资排辈,熬年限”。如今情况已有所改观,很多企业打破了传统晋升方式,有能力、有绩效的员工都能快速晋升,企业给予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

  再次是薪酬待遇。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韩资企业目前在薪资待遇上相对“大方”。本科生年收入一般不低于3-4万元;有经验人才薪酬更高;贸易、行政等通用类岗位的薪酬较其他类别公司也较有竞争力。一项调查数据表明,韩资企业的薪酬待遇目前处于市场中位水平:经理级员工4000-8000元/月,普通员工XX-4000元/月,且加薪的幅度也较大。不同行业企业薪资待遇会有一定区别,有时甚至会相差很大。

【浅析韩企吸引人才的策略】相关文章:

1.在华韩企紧缺人才类型介绍

2.“百企校园行”活动吸引高校人才

3.有关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策略

4.企业吸引人才的技巧

5.企业人才培训的策略

6.阿勒泰:创新举措吸引集聚人才

7.留住人才的条件和策略

8.与众不同的购并人才聪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