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职场>实用文>演讲稿>道德演讲稿

道德演讲稿

时间:2020-10-17 13:47:52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有关道德演讲稿四篇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演讲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道德演讲稿四篇

道德演讲稿 篇1

  俗话说得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

  我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他们不会讲深刻的大道理,只是从小告诉我要有孝心,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家有老,是个宝。孝老爱亲是晚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家是个特殊的家庭,爷爷、奶奶和堂哥一家与我们多年来生活在一起,一直都是其乐融融,从没有因为家庭琐事红过脸,争吵过,这在村里已经传为佳话。堂哥是伯父的大儿子,伯父伯母共六个孩子,全家都生活在西安,因为工作忙孩子多照顾不过来,就把堂哥留在了老家,说是让爷爷奶奶照管,但当时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父亲母亲的肩上。从小听母亲跟我讲过那些年的状况,我跟哥哥还没出生的时候,家里光景还好过些,他跟父亲两个全劳力,供养俩老人和堂哥,日子过的还行,可自从我们兄妹俩的加入,使这个家庭马上入不敷出,温饱都成了问题。村里人都劝说父亲把堂哥送到他父母身边去,可爷爷奶奶是过分疼爱他们的长孙,坚决要留在家里,父亲从小就孝顺,对父母的话是言听计从,他经常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孝敬无底线,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他毅然决定,只要老人开心,自己受多大的苦也值!母亲是通情达理的人,也就不再说啥,陪着父亲一起艰难地撑起这个家。

  为了使老的小的吃饱穿暖,他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忙完农活之余,又靠他们的聪明才智挣点辛苦钱,补贴家用。父亲从小珠算学的好,懂得点财务会计知识,就每年给乡里的粮站、花站帮忙记账算账,经常是白天种田,晚上加班;母亲把她跟外婆学的做空心挂面的手艺拿出来,给村里人加工挂面,每天是半夜睡觉,凌晨起床。父母如此的辛苦,却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对爷爷奶奶从没大声说过话,对堂哥和我们兄妹是疼爱有加,好吃好喝的都先让着老人,吃饭时的第一碗饭永远都是爷爷的,爷爷奶奶不下筷子,决不允许我们动筷子,他们从不和爷爷奶奶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母亲都会听取爷爷奶奶的意见。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脾气也比较倔强,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时候父母总是默默的听着,从来不顶嘴,我有时候气不过,就埋怨他们太能忍,这时候母亲就会跟我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是老小孩不要跟他们计较。并告诉我永远记着,要孝就要先顺!奶奶临终前的那几年,她的坏脾气达到了极点,在炕上躺着,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和母亲的担子更重了,父亲要在外头地里忙活,奶奶主要就靠母亲一个人没黑没夜的照顾,母亲对奶奶的照顾啊,真是没说的,再忙也要给奶奶做可口的饭菜喂给她吃,再累也要帮奶奶擦洗身子清理卫生,还要时不时地接受奶奶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母亲受了委屈,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擦干眼泪,还是对奶奶一如既往的尽心照顾,我跟哥哥、堂哥看在眼里,深受感染,只要一回到家里,就帮着母亲做家务、照顾奶奶,陪奶奶聊天,哄她开心,奶奶好几次都悄悄跟我唠叨:“孩子,你妈是真的对奶奶好啊!别看我老了,可不糊涂,心里都明白着呢!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切都先仅着我,可我还经常发脾气让她受委屈,她还是像对亲妈一样伺候我,奶奶这辈子真是有福喽!”听着奶奶发自肺腑的话,我真的觉得这是对母亲的最高奖赏,比任何级别的奖章都有份量!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后来我出嫁了,母亲就对我说,到了公婆家一定要孝顺,不能顶撞长辈,家务事多做一点根本累不坏,尤其是婆婆家几代都没有女儿,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女儿来尽孝道。二十几年我和公婆相处的一直非常融洽,我敬重孝顺公婆,公婆对我也如亲生女儿一般。如今,两个儿子也已长大,在对儿子的教育上,我按照父母教育的方式影响着他们。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和孩子一起为老人买礼物,在家中,我们和孩子之间也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让孩子学会既能共同分享家庭幸福,也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

  家风就是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好的家风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们想弘扬正能量,那就从孝顺自己的长辈开始吧!

道德演讲稿 篇2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是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事情。

  从前我在地铁上常常遇见提着破旧钱袋的人向周围的人索要施舍,那天正当地铁又蹿入一个黑洞时,一个老人坐在脏呼呼的地上,一只手撑着地向前划,另一只手却伸向了每一个人的眼皮下。他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已经只剩下一手掌宽,长长的裤腿在残腿处打了一个大结,显的很明显,也很刺眼。他的脸黑黄,但黄色还是占了主体,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枯裂着,似乎一触就会流血。面对这样一个老人,那些被所要的人,有的装做没看见,有的故意和同伴讲话,有的眼里充满了怜悯,有的布满了惊奇。地铁渐渐滑出了黑洞,光明射入了车厢,老人的那只手也渐渐离我而近,当他即将要将那只又黑又脏又丑陋的手伸到我眼皮下时,我忽的闭上了眼,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我是多么害怕那只手,就如在午夜遇见一具死尸一般,但我却又实在说不清对老人的感觉,似可悲又恐惧却又实在想帮帮他。我很惊慌的睁开眼,见老人已将身子挪到另一处,我不晓得当我闭上眼时,那只手是麻木的悬在空中,还是像断了的弦一样弹落在地上或是惊恐的缩了回去,老人又将那只手伸到一个中年人眼皮下“可怜可怜吧!”他几乎是呻吟的'说出这句话,很微弱,像是一个人临死前的语气,可是他的眼里还是充满一种期待一种渴望。中年人从身上摸出一角钱丢在了老人的怀里,可钱币却又不偏不斜的落在了老人的大腿根下,老人立刻将双手放在背后的地方,身子吃力的向后挪,然后从腿下摸出那一角钱,紧紧的握在手里,仿佛只要一松手,那钱就会永远的消失。老人弯下已经很弯的腰,这时我才看到他的脑后已全是白发,然而不是银白,是暗淡的白,是苍白。老人又向中年人一字一句吞吐着“谢谢好心人,谢谢”依旧那么轻微,如果地铁的杂音再大一点,我一定听不见。

  地铁停了,门开了,又关上了,又渐渐离开车站,蹿入一张黑糊糊的口中,隆隆的做着响。老人继续用手划着向前挪,一点一点挪,带着地上的尘土一起走了,远去了,然后消失了,可能是因为上车的人多了,在茫茫人海中,一个残了一条腿的人也不再引人注目,也并不起眼,也显得格外渺小,似乎任人一踏而过,就像处理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样。

  地铁终于跳出了黑糊糊的大口,停在了一排广告旁边,我透过明亮的窗户看到一则献血的广告,于是我便又想起刚才那位老人,也许真正想帮他的人给他一点点他所想要的,献出一点点“血”,那么他的病一定会有所好转,可是这么多人却似乎无能为力,不是嫌弃他,就是害怕他,要不就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可怜与同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他。我总认为,老人的存活对于生命本身还是一种延续,可是对于生命的意志已经毫无价值了。他竟对着一个中年人把腰弯的那么厉害,我不想同情他,也不想可怜他,因为他已让我有所恐惧,但我却又发出心底的想帮帮他,起码可以让他过的温暖一点,让他活的有尊严,这不是给他多少钱可以解决的!

  现在有那么多残疾人工厂、社团,我们可以送他们去那里,让他们学到,品到人生的美,而不是丢给他们一角钱做为这世界上最肮脏的施舍。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有这样的心愿,可以试着做一做,让他们的脸色变得像你们一样红润,让他们的声音变得像你们一样有力,让他们坐在地铁软软的椅子上,而不是地上,让这些残疾人过上并不残疾的生活,让他们像《千手观音》中的演员们一样,当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不再是可怕,而是美丽!!

  道德是指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规则,它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个人之间的关系之外,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阶级、对民族,以及对婚姻家庭的态度等,都具有道德的意义。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着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有些行为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也有些行为引起了别人的痛苦和不行,更有些行为甚至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动荡和灾难。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党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

道德演讲稿 篇3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中,只有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才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道德演讲稿 篇4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矗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有关道德演讲稿四篇】相关文章:

1.有关道德演讲稿4篇

2.有关道德演讲稿三篇

3.道德演讲稿

4.有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稿

5.道德演讲稿6篇

6.有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7.诚信和道德信仰演讲稿

8.【精选】道德演讲稿3篇

上一篇:心理演讲稿 下一篇:保护水资源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