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职场>求职写作>实习心得>大学生谘商实习心得

大学生谘商实习心得

时间:2020-04-16 12:02:59 实习心得 我要投稿

大学生谘商实习心得

  匆匆三个月,我积累下一些东西,也从错误当中尝试学习。我走在自己想要去往的路上,心底有爱、眼中有情,每一天都像是崭新的一天,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

大学生谘商实习心得

  一、在地经验:让自己真正进入所处的场域

  1. 实习经验的整体反思

  每週一天的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将所学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我可以在这个过程裡调整自己的知识框架,修正已有的经验,并补充进来新的经验;我也可以像一个实验者一般,对心中的虚无假设进行检验,随时准备好抛开旧的假设,建立新的假设。

  我很感激这样的经验,我的脑海裡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焦点解决的三条黄金定律。我想,这或许可以作为开篇之际极好的引言——

  (1)如无破损,且由得它。

  (2)如见成效,继续尝试。

  (3)努力无效,另寻他法。

  我经常邀请个案以上述三条定律为参照框架去行事做人,我也以同样的态度来邀请自己,尽力地实践上述的哲学,抱持着一颗开放的心,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实习的场域之中,去理解、看见、吸收、改变。

  2. 实习督导后的收获与期待

  在近期的督导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督导老师的弹性观,以及她对生命所持有的宏观视野。比如,在一次与个桉谈完之后,我沮丧又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怎麽给予个案力量。她在学业上付出了很多,却还是得到了一个不相匹配的结果,我该如何告诉她,许多时候,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世事便是这样充斥着意外与残忍呢?

  然而,督导老师的回应却打开了我的视角,让我从狭小的井口裡跳出来,去看见广阔的可能性。

  她说,是啊,看起来这个个案付出了很多,却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甚至她还抵不上那种上课睡觉、无心学业的人,上天看起来真的很不公平。但是,生命并不只有眼前的片刻,生命是很长远的。为了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她愿意付出几年的时间呢?她现在高三,一年的时间不够考上最为理想的学校,那麽五年呢?先上一所一般的大学,浸泡在自己喜欢的专业裡,之后再通过考研究所,转换到更为理想的跑道上去,这样的路,是不是她愿意的呢?或者,她由此失望沮丧,放弃了努力,那麽去与她讨论结果,躺在原地不动,什麽也懒得做,那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这样的结果是她愿意承受的吗?做出她想要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再者,今天个案的情绪真的很低落,那麽就先不要谈论事情,而是安抚情绪,协助她一起进行放鬆练习,觉察自己的身心状态,好好地照顾这个伤心的自己,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总之,个案能做的,以及谘商师能够提供的帮忙,都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与督导的对谈,真的提供给我很大的帮忙。然而,与此同时,由于高中的事务繁忙,督导有时需要出差,或是监考一整天,那就很难保证每週都有固定的讨论时间。我也需要调节好自己的状态,来尽可能地适应这一点。在无人帮忙的时候,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并纪录下来接桉过程的困惑;当督导方便的时候,再进行深入的讨论。

  3. 对于实习机构运作脉络的认识

  近来,学校裡面系统运作的益处显露出来,弊端也初现端倪。

  比如,学校会不定期地召开个案会议,讨论出对于个案最为有益的整体方桉;也会举办与性平、性教育相关的研讨会,由辅导老师讲授知识要点,来照亮任课老师的盲区,鼓励不同的老师在系统裡面各自出一份力,这无疑是很好的帮忙。

  但与此同时,不同老师的介入有时也会构成较大的挑战。比如,某个个案的导师介入到谘商辅导的工作当中,希望辅导老师能够探察学生对于自己的态度,并期望该学生能够远离在老师看来不恰当的人际关係。但从谘商的立场来看,这种干涉无疑是非中立的,心理师不便站在导师的对立面,却也难以直接将导师的需求作为谘商辅导的中心议题来处理。如何站好位置,便是一个需要审慎考量的点。

  而在另一个案例中,由于个案是特教生,特教老师便介入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需求,也期待了解晤谈过程的详情。以上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时常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中的实习辅导老师,就犹如一个夹心饼乾,夹在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角色之中,努力求生存,也求一丝独立的空间。

  二、从谘商中看见自己:「人」与「我」的关係

  1. 个人接案能力的强弱项评估

  从九月份至今,我在所实习的高中一共接了四个个案:

  (1)其中两位稳稳地接下来了,前后晤谈各十次,一位在慢慢地进入结桉阶段,期望维持与增强他的改变;另一位仍在持续地晤谈当中,可能会发展为长程个案。

  (2)有一位个案在晤谈五次之后,突然告知我,不用再约下次了。巧合的是,我在之前的几次当中一遍遍地感觉到厌倦与无聊,正在考虑如何与她讨论这些。但还未来得及说出口,这个个案就脱落了。我因缺乏经验,在惊愣的当下,也忘了邀请她再来最后一次。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或许已经被她所察觉,但因为我的沉默,反而阻碍了谘商的进展。我们停留在一个位置,并且在那个位置匆匆作别。

  (3)最后一个个案是新近刚刚接起来的,前后晤谈了四次,关係还未稳定地建立起来。晤谈刚开始的时候,她坐在离我一米远的地方,很多次回答「不知道」、「没有」,之后慢慢亲近起来。但她的问题脉络错综複杂,伴随生理缺陷的`影响,有些难谈。我很担心她会随时脱落。

  从这四个个案当中,再结合我过往的接案经验来说,我发现自己对于人际关係、自我成长与探索、生涯抉择方面的议题是较有胜任力的;但对于涉及到较为複杂的系统问题,诸如家庭关係、生理与心理的交互反应等等,则会感到巨大的挑战。我能够抱持住基本的情绪情感,对于失落、悲伤的议题也有一定的敏感度与觉察力,喜欢探察生命的意义;但对于较为细緻琐碎的部分,比如怎样提升学习成绩等,则会暴露出我自身的短板,我的内心也会发出「无聊」的慨叹声。所有的这一切,即便我不说,我相信坐在身边的个案,都是可以感觉到的,也将影响到谘商关係的发展。

  2. 个人谘商风格或取向的发展

  我欣赏后现代取向所持有的人性观,这些被我愈加明显地运用在实习的场域之中:在负向与正向的交叉路口,我倾向于优先看见个案的资源与优势,肯定与讚美他们在微小细节裡的进展,也感激他们为自己、为他人、为改变所付出的努力。

  我也时常运用后现代取向的技巧,比如焦点解决当中的关係问句、假设问句、评量问句,叙述治疗当中的外化技巧、意图蓝图与行动蓝图等,去探索个案内在的地图,了解他们所使用的独一无二的语言辞典。

  我也会运用一些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媒材,来协助谘商关係的破冰。我相信,谘商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只要对个桉有所帮助,途径将是宽广的,可以不拘一格,富于创意性。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加入更多的情感元素,我渴望在生命最深处与个桉相遇。存在主义、客体关係都是我尝试了解的领域,但目前所知仍然只是皮毛。这学期我也试着修习了国北的情绪取向治疗,这带给我截然不同的视角,也算是一种对自身谘商风格的拓宽与探索。

  3. 个人议题的发现与整理

  我发现自己是一个意义的追寻者,在「无聊」与「痛苦」的钟摆两端,我宁愿选择「痛苦」,也不愿选择「无聊」。我相信病蚌含珠,痛苦之中蕴含着生命的宝藏,而无聊当中则或许空无一物。这种倾向性也让我有意无意地将谘商的方向拉往痛苦或意义的一端,而近乎本能地反感鸡零狗碎的生活小事。但如若不回归到小事当中,又怎能真的探察到个桉的生命脉络呢?如若不回归到烟火红尘裡,个桉又怎麽能够维持改变,在现实世界裡前进一小步、又一小步呢?

  此外,我也发现自己是一个人际关係的和谐者,我不愿意发生冲突。但谘商的历程涉及到改变,改变则必然出现与原有模式的相撞相冲。以前面所提到的那个脱落的个案来说,我在谘商当中很多次地感受到「无聊」,那麽这种「无聊」的感觉是不是也发生在个案与其他人的相处之中?是不是这正是她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自己没有吸引力、价值感低落的原因之一呢?我由于害怕伤害到关係,将这些想法深藏在心底,刻意绕开去了,但也由此错过了入口,最终失去了这个个案,也未能有效地协助她进行成长与改变。

  三、支持性的资源:永远不要孤军奋战

  1. 师大课堂的学习心得

  师大的课堂,有点类似于团体督导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藉此看到更为广泛的个桉面貌,拓宽自己视野的疆域;另一方面,就像老师所说的,这也是一个锻鍊后设认知的机会,是让我们练习成为自我督导以及同侪督导,在提问与反思当中,精进一小步。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是维素老师对于「精确度」的强调。要与个桉继续下去,就要有极高的精确度,如同侦探一般,去进行举证,捕捉蛛丝马迹、使用个桉的语词,也区分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脉络。这是一个细緻又细緻的过程,我总是想起小时候读语文课本,上面提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我想,谘商也是一种庖丁解牛的技艺吧。

  其二,便是关于「少与多」的探讨。有时候,多并不代表就是好的。我记得某一次老师提到一个个案,那时候他刚刚从死亡边缘走回来,但面对父母的迎头痛骂,他转身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加进父母的资源,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首先便需要谨慎地进行评估。当个桉的状况已经趋向于饱和,那麽就要格外确认加进来的是什麽。有时候,什麽也不加,也不必再多做些什麽,反而是最好的。

  2. 指定书籍的阅读与反思

  出于兼职实习的限制性,实习机构并不会事无巨细地告诉实习生,如何做一件事,或有哪些需要规避的雷区等等。这时候,从实践中学习是一种渠道,阅读书籍便是另一种渠道了。

  以撰写个案纪录来说,林家兴老师曾经在谘商伦理的课堂上提及撰写的相关注意事项,而在《谘商与心理治疗进阶》一书中,也有详尽的原则及示范,我可以从中模彷学习,「採用事实或症状取向」、「避免将重要他人的资料写进去」也给我以重要的提醒。

  此外,书籍也可作为一张地图或者字典,当我遇到困扰的时候,便可以回头翻阅,查找可能的答案。比如,我发现自己较为不能容忍沉默的时刻,倾向于用接续不断的话题来填补沉默,就像给破了的衣服缝上一块块补丁。后来,我翻查书籍,《谘商技巧精要:实务与运用指南》裡写道:「沉默与步调有关,谘商师可以用说话速度和镇定的声调来影响步调的进行」,这给我以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多地注意到话语之外、非语言的讯息,谘商的空间好像也开阔了很多。

  3. 关于扩充资源与专业知能

  书籍、电影、同侪、老师等等已经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支持,我也会在空閒之馀,参与一些研讨会或谘商年会,让新旧的经验之间形成某种撞击,保持充分的活力。

  目前,对于我来说,欠缺的不是如何获取资源,而是如何进行筛选,并激活有效的资源,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进行更好地吸收与消化。我希望自己能够搭建起一座桥樑,踏踏实实地从桥上走过,日有寸进;也但愿今日耕种,能成明日收穫。

【大学生谘商实习心得】相关文章:

1.大学生实习心得

2.大学生工厂实习心得

3.大学生医院实习心得

4.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

5.大学生毕业实习心得

6.大学生支教实习心得

7.大学生暑期实习心得

8.大学生外科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