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记

时间:2020-08-21 16:06:21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关于社会实践日记9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实践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社会实践日记9篇

社会实践日记 篇1

  7月1日00:08周四晴

  今天终于开始动笔写日记了(鼓掌)。

  其实在动车上、船上就想写了,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于是拖到现在才动笔。

  先记动车的经历。生平第一次坐硬座如此长时间——闲聊、打牌、听音乐、睡觉,总之是要尽一切可能killtime。打牌还是十分有趣的,睡觉总是最难受的。我换了无数种姿势,就是睡不爽,上课的时候怎么那么不舒服的姿势就能睡得香呢?三点种时放弃睡觉,开始听音乐,反而能迷迷糊糊进入半睡状态——听重金属还能睡,我果然强。

  动车的经历只记得这么多了,到宜昌就一路奔到码头,上船、开船,船上的旅行开始(我到目前为止,还有我是在旅行的感觉,其实真正的旅行也不过是一场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嘛)。感觉比起我五年前来三峡,江水变脏了、变浊了许多。陈润说是因为下了雨,水中的沙起来了,可是水面上的漂浮物明显比以前多了。甚至到了西陵峡,还有不少东西在水面上漂,而且时有见到船上的人扔东西下去,痛心。(ps:愈接近有人的地方污染愈严重,积累到坝区最脏。)

  除去漫长无聊的过坝(过坝大约三小时,加上等船和减速的时间耽搁,差不多要五小时,实在是很浪费时间),整个行程风景都很养眼。不过三峡大坝的那个五级船闸还是非常壮观的——那么厚重的闸门层层开启,又在身后层层关闭,一时间让人感觉不知置身于通往哪里的另一空间了。

  过了葛洲坝后景色就开始好起来,于是不顾动车缺觉,坚持站在船头看风景,一直看到三峡大坝,感慨了半天山的移步换景,水增山的灵气。

  但是三峡真正美好的景色是在夜晚度过的,实在可惜(神女峰等等都没有看到)。可是在夜色中看三峡却又有另外一番味道。到巫峡那一段,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河道变窄,水流变急,两边的山都看不出本来郁郁葱葱的鲜艳色泽,化作一片黑影,向船上压过来。到了夔门更是如此,山势更加陡峭,如墙一般的立在河道两边。可是一出夔门,河道立即豁然开朗,真的有如出了一道巨大的石门一般。然后便看到了一片五光十色的灯火,原来白帝城已经到了。记得以前白帝城要爬很久才能到山顶,现在水位上升,那儿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岛了。

  还有印象的好像是到奉节港口,远远的从黑暗中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之后在江水的影映之下,梦幻的水晶般的城市出现了,再近一些,梦幻变成了现实不那么好看了。

  就这样裹着一条被子坐在船头看夜色中的三峡看到两点,如此经历一生恐怕再难经历一次了,难忘。

  早上,看到万州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远远的透过大桥看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市,好像刚从大自然的怀抱里走出,回到发达的人类社会。

  以前听陈润形容这里像阿富汗,但是远比我想象中的好,很现代化的城市(虽然也有很多旧房子)。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习惯性的拿他同武汉比较(结果往往是家乡比较好,呵~~),就发达程度而言显然比不上武汉,但是城市给人的感觉很好,比北京给人的感觉好。看来我还是喜欢南方的城市。

  太困了~~我睡一觉先~~

  7月3日21:45周六晴

  啊~~我居然拖到现在才又开始动笔,真实懒。就现在的印象来看,我对万州的初印象应该可以统统翻盘了。这个城市(现在应该说是重庆的一个区了)贫富差距很大。我们初到之时,看到的是万州的中心地段。从这里看跟任何一个大城市没什么两样——超市里的商品(日用品、食品类)很齐全,各种大商场、专卖店也有,不过几天看下来,还是有差别。比如说看这里据说最好的商城,一楼化妆品的品牌并不是很齐全,多是中低档的(大众品牌),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商场的定位(这是最快的定位方法),就武汉来比较,属于中低档,就北京来说,更是如此。小精品店也很有点味道,但是进去看,样式还是武汉去年的样式,时尚杂志前年的样式,也就是说,流行文化比大城市差了一个档。

  但单从生活水平还不错这一部分来看,这里的人消费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懂得享受生活,(也就是肯花钱,看看陈润就知道了:)今天采访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也印证了我的看法,他说这里的人比天津、北京人都舍得花钱。(不过这里的起步价也低,5块)

  我是来调查移民的情况的,来之前还有点是来锻炼、受苦的心,现在已经怀着一颗坦然的享受的心了。住在闹市区的宾馆(标间,绝对有二星的水准,包括来时坐的船也是有独立卫生间的游轮三等舱),吃的嘛,到目前为止,只出去自费了两餐——区委、三峡局接待的,还能有差吗?不过接待人的头衔、姓什么的我都忘了,记得也对不上号。吃好的我当然是乐于享受(有那么一点点内疚吧),唯一痛恨的是敬酒,没完没了,我又不会说话。这时候就死佩服陈润和姚浣芬。

  至于小吃嘛,第一天的第一顿就跟着小邺和小强找到一家凉面店吃了凉面和凉粉(程凉面,据说很有名)。叫少放点辣子,还是超辣,吃过好久胃里还像火一样的烧。不过很好吃很好吃,面劲道,料酸中带甜,叫人欲罢不能。今晚还去吃了传说中的格格。原来就是小笼粉蒸肉,羊肉的最好吃,可惜放了辣子。又叫了烧卖(学校的太难吃了),竟端来了扣肉!原来他们这儿这东西叫烧白。语言不通啊,我还自以为毫无问题呢。对了,著名的火锅也吃过了,店很专业的感觉,底料竟是红油!虽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腻,但还是不习惯。我喜欢在火锅里打生鸡蛋,可是面对如此大的一个锅,实在是不好意思。

  印象鞋的差不多了吧,对了,还有夜晚可以听到隐隐约约低沉的汽笛声从江边的码头传来,很有感觉。

  我又困了,明天还要早起出去玩呢。移民的问题大概今天是不可能写完了,为了保持日记的完整性,我决定明天再写。

  7月5日10:02周二大晴天

  昨天太累了,今天早上七点多时,挣扎了一秒钟要不要出去爬山,最后温暖大床胜出,于是现在房里只剩我一人,开始补日记。

  下面要写道移民了,这可是大头。移民局给我们的两个主题是移民的后期扶持和产业空心化。最开始去参观了格立的一个电容厂和一个作得还不错的电池厂,算是了解产业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所有的信息都得自于厂长或其高层人员还有科委的汇报和相关问题的解答。要是前几天,我可能不会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我就会怀疑我所听到的是否是实际情况了——起码厂长的说法就和科委的人的说法不那么一样。

  我们听到了什么问题呢?格立新元(就是做电容的那个)在微利的边缘,微利也是得自于现在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水电价格、运输成本,还有一个巨大的代价就是环境的污染。如果这些就是获取利益的优势的话,那么这些优势显然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的。像这样作电子器件的在国内的大环境都不好,这么一个对口支援的小厂也不可能有什么经济实力和人力来作新技术的研发开新市场,在我看来,就靠着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方向不错误,还在现阶段维持微利,所谓发展壮大,我是看不到什么前景的。对于移民来说,这个厂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万光电源,那个厂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说了不少愤世嫉俗的言语,但是厂子的发展的确是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全迁的厂利用迁厂扩大并重新规划了厂区。按厂长的说法,作为补偿,国家的投钱是绝对不够的,大厂子图有空壳。厂子里面也的确是绝大多数可以使用自动化的设备完成的工艺还使用的是人工,而且对工人的保护措施也做得不够。但是这个厂在搬迁的整个过程中还保持着现金流是活的,利用这个机会把厂扩大了也是事实,所以我觉得并不像厂长所说的那样搬迁是弊大于利。而且从这个厂的发展方向看来还是很有壮大的希望的。我们去的那一天,他们正在办上市。他们的产品75%出口东南亚,其中“‘玉兔’品牌驰名中外”(我没听说过,土了),下面还打算把旧生产线修一修补一补送到贫穷的第三世界小国去“掠夺”他们(厂长语)。能做到并打算做到这些,这个厂还是应该有很强的实力的。厂长的抱怨有谦虚之嫌,不过他说的一些问题还是很值得去想一想的。比如小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因资金周转不开而倒闭(三峡移民把不行的企业都“过滤”到水下去了)。还有万州以及整个西部作为资源输出型地区要发展产业,常常是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的发展让人心痛就不发展了,那儿的人也要吃饭啊。

  还有就是万州的产业链发展很不完备,移民就更加让它变得七零八落。按牟书记的话说,是国家投钱太少,让万州的产业停滞不前。可是万州要国家多投钱给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这个以后再说。还有一个显易的问题就是失业——所谓的下岗。40多万的的就业人口,4万多“登记失业”,这就占10%了。可是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听到的最多的说法是超过10万人失业(移民局局长的花儿向阳开的那些说法大概已经引起“公愤”了)。

  还有一个与产业相关的是我们还临时到“谭木匠”去参观了。我听到“谭木匠”的总部在万州惊喜了半天,一直盘算着能低价买点梳子回去送人,结果连看看那个精美的盒子是怎么做的的希望都破灭了,说是什么得奖作品、商业机密。梳子也只能到各地连锁店里去买。我说怎么万州走两步就看见一家“谭木匠”呢(当时万州的档次在我心目中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梳子厂里的确如介绍的那样安排了不少残疾人,管理也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生产梳子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小厂,对员工稍加培训就能做到。“谭木匠”做得好,就是它的统一风格的小店和小店气氛吸引了无数MM的眼球,打出了品牌。它卖的就是牌子、是它的管理。手工制的梳子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万州如果多有这么几家管理成功的企业,绝对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问题。

  天哪天哪,我居然还没写到移民后期扶持上来(这可是大头),真是太能扯了。

  7月7日23:12周四晴

  重点重点,终于要写到重点了。

  这次调查移民的后期扶持问题的主要形式是座谈、提问(和领导们)和走访。通常我们是先去走访再进行座谈和提问的,不然我无法想象没有走访我们能提出怎样不着边际又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分成三五人小组的走访大家自然是比较感兴趣的,就我个人来说,很不喜欢坐在那里貌似认真的听领导汇报——全面而详细到着不出真正的重点,让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当我们走访回来,带着移民们的一肚子怨气和各种各

  样让我们除了安慰再也无能为力的问题听到的汇报通常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成功、后期扶持取得了哪些成绩,实在是有些窝火。

  最先调查的移民区是龙宝区,那里的双河口移民新村是传说中的问题最多的地区。在前一天的饭局中就听牟书记说那儿的有规划很好的小区,但只是空壳,住在漂亮新房中的居民手中都没有钱。过年的时候牟书记和几个干部送了些肉和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给他们对口扶持的居民,因为拿不动就先送一家,其余的放在门口,没想到才从第一家出来就看到一群人在疯抢放在门口的东西!!去双河口的路上也一路被叮嘱不要随便和那里的居民接触,那儿的居民比较“野蛮”,常常栏下领导的车子诉苦水。可是这样特别的叮嘱倒勾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到了龙宝果然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然后是一个气派的广场和移民局的大楼——据说这些漂亮的外观和厦门、南京、天津等地区的对口支援是分不开的。当时就有人问了广场周围的居民房有很多是空闲的,得到的回答是:“不空闲啊,都住了人了。”显然这个回答没办法满足大家(倒是事后提问时得到的“那些人都出去打工了”的回答还让人容易接受一点)。然后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去小区里面“参观”,说是深入小区内部,但是实际上只是在小区内部的街道上看了看,参观了安排可以参观的公共活动室,还有一个大妈的小家——大妈自然是对移民工作满口说好的。一路走下来,竟然看不到一点纰漏,是在让人怀疑。到不是我们是冲着阴暗面、尖锐问题来的,而是所看到的一切太好了,好到让那些官方说法显得那样遮遮掩掩、华而不实。到中午吃饭时,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已经被很明显的说出来了——中午太热(实际上那天是阴天),不要出去走访了。在一家体育休闲中心接待我们的,还给我们提供了游艺、桌球、乒乓球、沙狐球,(后来我发现这个中心竟然还有卡丁车!!这这样的定位,到底是为谁修建这座体育休闲中心的啊)明摆着是让我们不要出去。

  可是我们都是好奇的人呢,当然要出去探个究竟。于是分小组就出去了。我跟着正、副队长走(好光荣啊),半天找不到个人,就跑去打玩具抢(为移民做贡献)顺便聊天了解情况,聊着聊着一个扫地的大妈走过来了,指着我们的衣服说,你们是清华北京的吧,我要反映情况。我们一听觉得有戏,追问下去,知道她的情况其实不是移民问题的典型——非法集资,厂子因为移民搬迁倒闭(厂子倒闭是不是因为移民还值得怀疑)没法换钱,原来家里靠移民前繁华街道的的门面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现在补偿的门面根本没人要,小孩又要上北京,总之是罪过都在移民。那位大妈最后还把我们拉到她家去,一定要我们帮她向上面反映情况,要回集资款。

  等安慰好了大妈和她的儿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到了,飞奔回体育休闲中心才刚好没迟到。其实我们这一组的还算不错的,姚焕芬那一组据说被一群人围住诉苦没办法脱身了。看来这个移民区的民怨果然很厉害。刚刚亲耳听到这些民怨,亲眼看到漂亮的新区楼房内部的糟糕情况(我去的那一家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灯舍不得开、气舍不得用),回来听到的报告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的好,移民局的干部如何的辛苦,在当时,实在让人有点无法接受。现在想来,也无法说这是移民局的错,四千多户、一万多人要动员搬迁,赶在不等人的水位线上升之前,个中困难可以想象。也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那么通情达理,拿刀威胁的也有,死也不走的也有,对于补偿狮子大开口的也有,还有各种补偿的问题。然而当时只被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掩盖“内幕”所震惊,不断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低保每月到底多少钱(官方130,问到的没有超过50的),街上怎么如此冷清(本地无法找到工作,只有外出打工),失业率到底是多少(绝对超过所谓的“登记失业率”),还有治安情况,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等等。在提这些问题的时候心理多数是有个答案了,潜意识里也知道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心里总是很不甘,听着那样冠冕堂皇的回答,心里堵得慌。

  后来牟书记总结发言,按他的话,他总结的都是一些移民局局长尽量避免不谈的负面东西,我当时还在心里小小的赞许了一下。事实证明,我那时是十分“天真无知”的,还是对所有听到的表面现象深信不疑。小强一语挑明——你以为他真的是在说负面的东西吗?他一个字也没说,一直在说国家给钱给少了!这话自然是有不少人不太同意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事后翻看那时的谈话记录,竟然发现真的是没说什么实质的负面问题,每一个谈到的问题都会牵涉到国家给的钱不够——发展的投资不够,移民的补偿不够。我在心里也接受了小强的说法,只是十分不愿意。

  那天的双河口移民区的考察回来之后,大家就讨论调查报告如何写为由痛痛快快的各抒己见了一番,争论已经到白热化的边缘了。可是实际上大家的分歧没有这么大,多数时候争论的两方的思想是相近的,只是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罢了,争论争论,只是白天被憋久了,夜晚找个机会抒发一下吧。

  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看到了那么多移民后期扶持中、甚至普通百姓家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想来,移民局的负担也是那么重,国家也没有错——我们的国家本来就很穷,要做到对移民的完全补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的工程,那么对于库区的人来说就太不公平了。想来想去,没有一方是有错的,却又想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感到一阵悲哀。

  更让人难过的是,在双河口看到的景象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希望。大多数人只是在抱怨移民带来的苦,只是在家等着国家的补偿和低保(虽然这些人出去到本来工作岗位就紧张的社会上去竞争的确是处于劣势,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想要去奋斗的麻木实在是容忍看着心痛)。小邺和小强在网吧看到的青少年的情形更让人心痛。那些孩子的家庭大概没几个宽裕的,却整天泡在不赊帐的网吧里庸度日月,看不到小孩子的朝气,更把这个移民新村的的未来染得一片黯淡。也许这种情况不止是一个移民区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是第一次亲眼见看到、亲身感受到,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无能为力的悲哀和心痛。

  写着写着,日记的情绪都黯淡下来了,其实双河口是负面问题最多的地区,后来去的天城移民新区和五陵镇的情况就好多了。特别是天城,我们去采访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家巨富有,真皮沙发、音响不说,居然还有水族箱!他开口就说共产党好,骂当官的腐败,还多次声明他是劳动致富,日子过得踏实。像他这样抓住移民的的机会富裕起来的虽然是少数,但是也反映出来人的意愿有多么重要。至于五陵镇的那次调查,情况友好有坏,以群众不满意居多(群众似乎总是不满意,即使情况并不是真的那么坏),一切也在意料之中。之后照例昏昏欲睡的座谈、问答,但心里已经有个谱,知道听到的话哪些真,哪些假,哪些话里有话。

社会实践日记 篇2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夜幕降临的余晖中到达了目的地——南丰中学。

  “南丰”一个好听的名字,南国的丰收,感觉学校会是历史悠久,会有南国独特的古祠堂气氛。但是我们眼前的学校却是仿佛由于长久没修建,没有打理,成了草木丛中的废墟,荒凉寂静。学校的路坑坑洼洼,杂草从生。听说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校园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环视学校一周后,当地学校的主任领我们到宿舍,感谢校方的关心,让我们住到了新的宿舍楼。饭后,开始打扫宿舍,脏水、灰尘、飞虫交集着汗水,奋斗3小时。激情被劳累掩盖,空气中的暑气还在蒸腾,队员们满身疲惫,幸来凉风,躺床入梦。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天。

社会实践日记 篇3

  我的袜子已经攒了好多双没有洗了,已经快没有袜子可以穿的了。于是今天晚上我决定把这些袜子全部洗的干干净净。

  我拿了一只袜子,打上了肥皂,搓了起来。先是脚尖、再是脚后跟,再是脚前掌。“哎呀”袖子忘卷了,袖子上全是水,我现在手上全是肥皂沫沫。“怎么办呀!”于是我赶紧叫:“妈妈!你过来帮我卷一下袖子”!妈妈听见了我的叫声赶紧过来,帮我卷了袖子。妈妈说:“要仔细搓脚底,然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袜子上面没有肥皂沫就算完成了。”听完妈妈的话,我开始大干起来,一只、两只、三只、..........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终于那些臭袜子被我干掉了,再一看,妈呀!现在整个洗漱池里面全是肥皂沫沫,地面上都是水,还有我的拖鞋印呢!哎呀,不行,要赶紧把这收拾干净才可以。

  于是拖地、擦洗、拧干....终于卫生间的洗漱池和地板经过我的努力恢复了往常的样子。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不...还不行,那些袜子还没晾起来呢!我把这些洗完袜子晾到地板上(因为我们家的暖气是地暖),应该一会就好了吧,等那些袜子干了以后,就可以穿喽!

  这是我坐到沙发上,大喊一声:“好累呀,终于洗完了!低头一看我的两只手红通通的。回头看看妈妈,心里悄悄地说:“妈妈,您辛苦了!”

社会实践日记 篇4

  简单的安全知识培训过后就正式上线作业了,一开始就被安排到了晚班。熬夜的事以前还真是少的可怜,此刻要通宵上班了,真是不安啊!上班之前还是不想别的了,先补充点睡眠,不然真是难熬了。坐在流水线上,看着人家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机器人一般。还记得那么一句话,能把同一动作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熟练那就是潜力,这话这个时候还能用来安慰下自我。工作到了凌晨一点的时候才真正是考验,因为没有熬夜的经历,上下眼皮开始不停的打架,要是在家或者在学校肯定是倒床上呼呼大睡。

  但是因为工作还要继续,再怎样困也要坚持下去。于是凭自我的意志力坚持着,但是没过多久还是有些困,眼睛快要睁不开了。线长也明白这些,倒也没责怪我,而且还给了我一些推荐,于是我按照线长的推荐去洗了把脸,就这样反复几次到了四点多的时候瞌睡虫最后是被我赶跑了。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下班。回到姐姐家,姐姐就应是去上班了。此时只是感觉身子软绵绵的,趴在床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是中午了,洗澡吃饭又之后睡了。之后的几天几乎是一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还没有习惯熬夜的生活吧!虽然这样我还是想了其他办法来让自我尽量不在工作上犯困,比如偶尔和同事聊天,或者想想高兴的事。几天下来,我也完全能够跟上流水线上的速度,有时候还能够多出点时间忙里偷闲。

  这几天过去得挺快,一晃一个星期过去了。以为会有个休息日,但是没了休息日其实也没什么,也很乐意。星期天那天下班还是比较早的,也最后有点时间整理下自我的情绪与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因为和姐姐上不一样班,几天下来也没怎样碰面,几天下来就觉得孤单了,难免会有些想家,想学校的朋友。有时候很想找个人聊聊天,但是房间里空荡荡的,才发现这几天都是我一个人。我努力安慰自我是为了让自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的情绪,不然就难以坚持下去了。有时间看看电视,饿了自我给自我煮东西吃。和别人比较下,在厂里面住的人就应能够做的更少吧,她们能够坚持下来,我就必须能够的。就一向这么鼓励自我,我能够的…

社会实践日记 篇5

  接下来的几天真的没那么顺利,一天上班工作的时候,突然来了个陌生男生来找我搭话,刚开始出于礼貌我就说了几句,后来他就没完没了的问这问那的,还要我的号码说以后有时间一起去玩。我没有理会了,刚好我手机就放桌上听着歌,问都没问就拿去看,然后拨了个号码。幸好我手机欠费了,估计他是想这样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吧。终于听到上班工作的口哨声,他这才准备离开,走之前还说下班后带我去玩。我以为只是玩笑,下了班刚出厂门却看他骑着摩托出现在我的面前,示意我上去。我没理会,继续走。他却一直跟着,还说个不停。

  正在这时,又看见我们线上的一个老姐,见我有麻烦主动过来帮我解围。这才甩掉他。接下来几天,上班工作罅隙的时候他都过来了,我都没理会,后来我实在感到不耐烦了说了几句要他别再来烦我的话。因为我没遇见这种情况,也不晓得该怎么去发火赶跑这个人。由过去了几天,我一直保持冷漠,而他终于没再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不管他的目的是为了交朋友还是别的什么目的,作为女孩子我总要有些戒备心的。而且对于这样的人我更应该远离,不然还指不定发生什么事。这里的每个人都只会是生命中的过客吧,我走了之后也不会再见到这些人了。所以不必要太去想他的感受,这是朋友教我的。出来了就要好好保护好自己,对于这些不知道目的单纯与否的人更要保持应有的距离才是,太近就会容易受到伤害。

  对于工作我完全进入状态,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往返于公司与宿舍,完全没有可以自己分配的空闲时间。有时候难免会想这样的生活的意义在哪,是不是这样就真的充实了,流水线的工作确实会慢慢磨灭一个人意志,往日的激情斗志都因为长时间的线上工作慢慢淡去,没了想法才是最可怕的。值得庆幸的是对于我来说这都是暂时的,枯燥无味都是暂时的,也正因为这生活让我更明确了自己以后要的生活,至少不是现在这样的。也让我明白回到学校后自己应该怎么办,怎么去充实自己的大脑思想,怎么样去适应社会里的种种。怎么样拥有自己的生活。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坚持了,为了电脑?为了不闲?可能吧!可以收获的除了工资外就是与人相处的经验吧。什么时候我开始羡慕那些朝九晚五工作的人,认为那样的工作才是正常人应该拥有的。在今天这个追求效率追求产量的社会来说,哪里不需要日夜倒班呢?哪里会不用加班什么的?现在只希望快些转班,也好过过正常人的生活,因为我并不是夜晚捉老鼠的猫。

社会实践日记 篇6

  前言

  又是一年寒假时。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与暑假相比,总是不太喜欢寒假,因为寒假总是比暑假少放一个月的假,也就是回学校的危机感会提前到来。

  不过今年学校似乎大发慈悲,竟然给了我们将近两个月的放寒假时间,年前给放的,以至于还在学校苦熬的朋友问及我啥时放假的时候,我都会很邪恶的说:“去年。”

  第一章 家里蹲

  不知不觉在家待了快一个月了,每天重复的标准“蜗居”式生活让我暂时忘了假前对自己的良好承诺,光顾在家悠闲自在了。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假期生活亦是如此,明知自己在家吃了睡,睡了玩,玩了吃,吃了再睡的生活是十分无趣加上没有成就感的,依然限制于其中无法自拔,直到放假前两天才突然悔恨不已,却依然乐于享受放假最后一天的蜗居生活直至坐上了返校的火车才有所顿悟。

  为了摆脱这种庸碌的生活,年前我在我妈的介绍下来到了位于家门口不远的一家大型超市上班,在食品专柜促销糖果,我卖的糖果的名字叫蜡笔小新。所谓大型超市,就是那种一层是专卖店,二层以上才是超市的综合性大楼,当然,为了显示出其气派的典范,往往还要挖个负一层当做停车场,真是苦了穷人,方便了富人。由于超市离家较近的缘故,我可以根据心情而选择是坐车还是骑车来上班,甚至是步行也不为过,想想这和我去外地上大学是不能比的。

  第二章 初入超市

  第一天上班,稍作了一番打扮,骑着家里老式的26凤凰上路了,路上很顺利,我的凤凰很给面子,只掉了一次链子。来到超市,很快便在显眼的位置找到了糖果专柜,却在极不显眼的位置找到了我所要推销的可怜的只有几个小柜台的蜡笔小新的品牌的糖果,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我认清了牌子和牌子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我潜意识里把蜡笔小新在动画界的成就和这个只是借用了蜡笔小新的名字的普通糖果的影响力相提并论了,不得不说,我所推销的蜡笔小新糖果绝对是山寨,因为在包装纸上竟然是snoopy的画像,真然人费解。到超市认识的第一个人自然是员工大姐,员工和促销员不一样,她们是超市内部人员,负责看柜台,上下货,说白了员工是超市发工资,促销员是厂家发工资,可以看出促销员间因为利益关系存在竞争关系,而员工则没有。为了得到大姐一定的照顾,我和大姐很快便聊上了

  “阿姨,贵姓?”我问。

  “姓桂(贵)。”大姐答道。

  “什么?” 我不解道,心想大姐你看我小,耍我啊。

  “姓桂,桂花的桂。”大姐解释道。

  “哦,这姓还蛮少的,呵呵。”我这才弄清楚,心想原来是这样。

  就这样,在闲聊当中和大姐关系渐渐和谐了,大姐貌似还被逗得很开心。我不由联想到,现在有些年轻男孩,尤以学生居多,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时,明明想和别人聊上几句,却又死要面子的在女孩面前一味沉默,不知是因为害羞还是想要装酷,女孩当然不会主动来拉着你聊,除非她有非纯洁性的目的,搞得回到宿舍后后悔不已以至于舍友抽他一根烟他都能骂半个小时,典型的睡不着觉怪床歪,如果说能像我对大姐这样主动出击,便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和女孩相比,大姐是过来人,如果连大姐都能聊得如此开心,那么换言之和女同学聊天更不是成问题了!

  借着和大姐顺利聊天的东风,我又相继和几个促销员大姐熟悉起来。了解得知,大姐们都是和我一样的临时促销员,过年期间,由于家家户户购置年货的缘故,超市便成为大众心中理想的购物场所,不仅价格适中,而且显示出一定的档次,再者这也是大众购物心理的一种体现,因而商家会在此期间不惜以每日五十至六十不等的工资来力邀我们这些所谓的临时促销员的加盟以达到宣传自家商品的目的。

  第一天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近尾声,总结下来,倒也发现了超市的一些规律。首先,大喇叭播放的始终就是那么几首与过年有关的老旧歌曲,刚听时还能感觉到一丝过年的意味,而当它循环至第八遍时,我实在是只能把它当做噪声看待了,据大姐说,前几天超市有放江南style这样流行的歌曲的,后来被一位老大妈投诉说听不懂之后便再没放过,超市在这方面倒挺善于听取顾客意见。其次,临时促销员太多导致谁都不认识谁,以至于我走到一位鞋油促销员的面前时,那哥们二话不说就要帮我擦球鞋。再者,促销员之间总是不务正业,工作之外,有逛超市的,有聚起来聊天的,有发呆的,更有甚者,我认识的小胖,居然没事就去试吃促销的商品,吃完还不忘加一番自己的点评,据我观察,凡有试吃活动,无一不被小胖所抢先参与,这丫的最不要脸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循环参与,真印证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说。还有就是超市人员间的称呼都是只呼其所买商品的商标名,比如我就是小新,小胖就是金丝猴,还有徐福记啊,韩氏啊等等,这就必然造成一个问题,比如像徐福记这样的大厂家请了两个促销员怎么办呢,我们是这样想到解决方法的,由于他们两个有一个发型比较另类,于是乎“非主流”这个头衔就应运而生,我再一次不得不佩服人类无比的能动性。

  第三章 混市

  之后几天,周边又相继来了不少促销员,尤以学生居多,进一步壮大了我们的队伍,由于大家都是同龄人的缘故,很快便打破心理防线,以超光速的速度熟悉起来,大家来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因为无聊而被逼着来的,一个是因为无聊而主动要来的,第一种的人往往抱着消极的心态来,第二种人由于是自愿请命,态度比较积极,而据我观察,凡是干上一段时间的人,由于被超市实在无聊的工作内容所影响,往往态度都会归一于消极。我时常想,没有工作热情,在哪不会无聊呢!

  无聊归无聊,饭总得吃,每每这个时候,往往可以看见从糖果柜台走出来的一群促销员,颇有团体购物之势,实则是去解决吃饭问题。吃饭前,我们必奔向传说中的一块钱一瓶的.三得利柜台,以很猥琐的动作去拿一瓶便走以作饭时饮用,往往这时,在旁边驻足已久却又碍于面子而没有去取这大实惠的饮料的个别顾客都会顺势也拿上两,而我们也得至少排上个十分钟的队伍去把这一元钱给付掉,看着前方动辄购物几百元的顾客,我手拿三得利,,怀揣一元钱,心想励志哥。

  这超市周围吃饭还真没啥选择,总共就那几家,我不过干十五天,以每顿一家的速度都可以把它们吃四遍以上,不过难得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气氛倒是挺好。吃完饭后我们都会找个地方歇息会,而徐福记那位于超市电梯底部的仓库往往是不二场所,它的优点溢于言表,不仅安静无打扰,而且有糖可以吃,只要不是太过分并且不怕长虫牙,吃个十几二十块钱的糖果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也是小胖最喜欢的去所,不过由于电梯底部空间狭窄,加上货物摆的到处都是,小胖的体型在里面只能蹲着,这也是小胖到此处来最大的不便之处,为了让他位置,我们也只能挤挤坐着,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我们都会背着小胖来这里(未完待续)……

  第四章 时间如梭

  虽然不如在家那样惶惶度日的时间消磨的快,不过这社会实践打工时间也就15天而已,很快便结束了。它如一段插曲般为我本就空白的假期生活添上了相对浓重的一笔,借着这美妙的旋律,我又继续开始了自己的不着边际的假期生活……

社会实践日记 篇7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望了邱会珍老爷爷,刚落座,他就热情的拿出了自家的土特产挨个分给大家吃。围坐在老爷爷身,边听他讲故事,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听完老爷爷的故事,我们主动给老爷爷表演节目,为他演唱了《十送红军》,老爷爷红了眼眶,并为我们热烈的鼓掌。

  临走时,我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经常来看望红军老爷爷。

社会实践日记 篇8

  今天下午,我们班进入食堂,准备开始这次的包汤圆DIY活动。各个小队都蓄势待发,蠢蠢欲动,整个场面大有一种龙争虎斗之势。

  首先是由老师和家长来教我们如何包汤圆。然后,自然就是我们自己包汤圆啦!我们第八小队分到了花生馅与芝麻馅,以及南瓜味和原味的面团。

  一开始,我选择的是南瓜味面团加花生馅,但那面团极其难捏,经常开裂,我只做了几个就做不下去了。只好换成原味加芝麻馅。当我们小组将面团用光时,我们就开始洗手,然后准备做三明治。

  刚开始时,我们都是围在家长的身旁,观看其怎么做。然后,我就开始试着做起来:首先将一片面包平铺在手掌上,?上花生酱,然后放上培根,再放一片面包,?上花生酱,接下来放上鸡蛋,放一片面包,?上花生酱,最后放上培根,盖上一片面包。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大家一起吃着自己做的三明治,心里开心极了。

  就在这时,一个喜迅传来,谈力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前去看望,并与他一起吃着汤圆。

  当活动结束后,我还对今天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念念不忘。真希望老师多带领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

社会实践日记 篇9

  (一)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夜幕降临的余晖中到达了目的地--南丰中学。

  "南丰"一个好听的名字,南国的丰收,感觉学校会是历史悠久,会有南国独特的古祠堂气氛。但是我们眼前的学校却是仿佛由于长久没修建,没有打理,成了草木丛中的废墟,荒凉寂静。学校的路坑坑洼洼,杂草从生。听说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校园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环视学校一周后,当地学校的主任领我们到宿舍,感谢校方的关心,让我们住到了新的宿舍楼。饭后,开始打扫宿舍,脏水、灰尘、飞虫交集着汗水,奋斗3小时。激情被劳累掩盖,空气中的暑气还在蒸腾,队员们满身疲惫,幸来凉风,躺床入梦。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天。

  (二)

  第二天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负责三个年级的工作。教学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利用多媒体,结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美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美的东西以及了解有关美术的知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图文并茂,还有趣味的学习视频,胸有成竹的来到多媒体教室。正所谓世事难料,残旧的多媒体教室的投影几乎是投射不到任何图像,强烈的太阳光穿过单薄的窗帘射进教室,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图像更加难以分辨。我们要马上改变策略,一心换到电脑房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屏幕中观看视频,意愿事违,学生电脑的主机既然是要用两根地火线碰撞,产生电流通电,来使主机开动。20年前的配置,变色的显示屏,荡灰的键盘,一切都是满足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心急如焚,眼看时间快到了,当地学校的老师立即让我转移阵地,到他们所谓最好的教室,就是平时用来开会的会议室。倒霉的事却接二连三的降临,"最好的教室"里过时的机器识别不到我们u盘,充分备好的资料却拿不出来,手忙脚乱中学生已经陆续进来,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带班的小老师,先做导课,慌乱中发现机器的网速还不慢,就在线播放视频,利用上以前老师教的知识东贴西补的讲解。总算勉强的过了40分钟的课。第一次课艰难的过去。

  我真实的感受到我们平时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多么的依赖科技技术,网上购物、电子资料、视频音乐等,享受着科技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次是难得的经验,让我发现科技对我们真的重要。

  (三)

  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还有的是贫穷,在这里80%都是农民,暑假到来,小孩们不像城市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学兴趣班,去去旅游。在他们这里可能要赶着农忙帮家里做事,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假期的工作。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的肤色都是铜红的、黄黑的,大概是都农忙或是去田边露天的游泳晒黑的。我们班有好些同学都不能上暑期班,因为他们要回家农忙。其实他们也是无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贫穷使得这里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学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读高中半途辍学,就打发他们到城里的工厂工作,廉价的劳动,害了孩子,使得穷人还是穷。我来之前还真没想到广东珠三角的地区还会有这么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国有多少受着贫穷生活的孩子。

  贫穷使得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留守的儿童与老人,甚至只剩下孩子一人。在教学期间,我们一个队员发现了班上一位学生有些不寻常,上课时他总坐在最后,任凭我们的劝告也不往前坐,也不想听课,更加可怕的是,我们发现他在下课的时候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了一个锋利的"杀"字,充满恨意的力度,我不禁打心底透出寒意。之后向当地老师了解,她讲道"这里有很多心理或是精神上有问题的学生,由于家里的大人都在外打工,就剩他自己,小小年纪没人管理,寂寞孤僻,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有的家人还经常没有寄钱回来,甚至还要挨饿······"

  现在我还记得南丰中学校长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你们选择了来高中,是你人生一个正确的选择,希望你们能坚持读完······",简短的话,值得深思,可能对城市的孩子来说,上高中就像是理所当然的阶段,但是在南丰,这是艰难的抉择,老师为了学生好,都努力的劝说学生坚持学业,让他们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南丰,学校废墟中求生,学生在希望中成长。

  (四)

  下乡义教,有苦有甜,切身感受到当地生活的艰苦,也享受到做一番老师的真正感觉。这么多年一直是做学生见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在南丰,学生见到我,便鞠躬问好,一句羞涩的"老师好",一声腼腆的回应"好",我从心里偷着乐。

  尽管酷暑难耐,苦受蚊虫叮咬,但是短短的时间里,人与人建立的情感,像一缕春风,抚平心灵的烦躁,牵连我们与学生的心。临走的时候,学生偷偷的写了一些小纸条交给我,字里行间,幼嫩的话语,丝丝动情。当老师的感觉真的好美妙。

【关于社会实践日记9篇】相关文章:

1.关于社会实践的日记

2.关于社会实践日记六篇

3.关于社会实践日记7篇

4.关于社会实践日记4篇

5.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6.关于社会实践日记三篇

7.关于社会实践日记10篇

8.关于社会实践日记四篇